12年前“带父乞讨”女孩考上大学:毕业想回家乡当老师,帮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

新闻热点 2025-09-15 07:07:31 58996

  今年8月,带父乞讨四川南江县正直镇高考生张燕收到了成都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年前女孩12年前,考上封官许愿网因家庭困难,大学当老大山时年7岁的毕业张燕曾带着失明的父亲在巴中城区乞讨。如今,家乡她考上大学,师帮父亲张仕明高兴地对红星新闻说:“家里就她考上了大学。助山走出”

  张仕明称,区孩他和妻子、带父乞讨儿子都是年前女孩残疾人。除了大女儿张燕,考上还有三个女儿在镇上读书,大学当老大山一家人都有低保,毕业夫妻俩平时还摆摊卖点生活用品,家乡孩子们的学习只能靠自己。其老家的村干部介绍,张仕明一家都有低保,封官许愿网他和妻儿是残疾人,三人还有国家残疾补贴。

▲张燕的录取通知书 张杨 摄

  对于当年“带父乞讨”的经历,张燕并不避讳。她告诉红星新闻,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很自卑,很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后来逐渐发现,自己一家人过得好才最重要。

  谈到未来,张燕表示,大学毕业后想回南江当老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养活自己、照顾家人,也希望通过教育让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

  7岁时曾带父乞讨

  南江女孩今年考上定向师范生

  近日,网友爆料四川巴中市南江县当年“带父乞讨”的女孩张燕考上大学,引发关注。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张燕“带父乞讨”的故事曾被巴中当地媒体报道过,当年媒体还呼吁爱心人士对他们一家伸出援手。据《巴中广播电视报》2013年4月12日报道,张燕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双目失明,时年7岁的她曾牵着双目失明的爸爸在巴中城区乞讨。2012年5月,得知张燕家的情况后,巴中一家企业曾捐赠5000元。

▲2013年的报道 张杨 摄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与张燕取得联系。据她介绍,其父失明,妈妈是精神残疾,弟弟是智力残疾,家里还有三个妹妹,分别11岁、7岁和5岁。如今,父母在南江县正直镇市场上摆摊卖打火机、电池等东西。

▲张燕父母摆摊 受访者供图

  8月22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巴中南江县正直镇的张燕家中,一家人住在8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内,共有三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饭厅、一个卫生间。她正在家里带两个妹妹。

▲张燕的房间 张杨 摄

  记者看到,屋内墙面斑驳,客厅空调和电视机是房东安装的,洗衣机和厨房冰柜就是他们自己添置的比较值钱的家电了。

  张燕向红星新闻介绍,因考虑到三个妹妹读书,父母在镇上租房,原来一套房一年4000元,后来换到现在住的这套房屋,并租下楼下一间门市,一共才4000元,“楼下门市,放父母摆摊用的东西。”

  张燕拿出父母和弟弟的残疾证,其父张仕明视力一级残疾,母亲胡加敏精神二级残疾,弟弟智力三级残疾。随后,她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显示她被成都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录取,系提前批录取,定向师范生,毕业可以回南江当一名教师。

  张仕明称,一家人的户口在南江县正直镇双林村,只是为了孩子读书,才在镇上租房居住。他们在镇上摆摊卖些生活用品维持生计。双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宝成介绍,张仕明一家在正直镇生活多年,一家七口都享受低保,张仕明夫妻和儿子都是残疾人,三人还享受国家残疾补贴。

  张燕告诉红星新闻,父亲眼睛原本不残疾。2010年左右,父亲带着她跟别人谈事,转身时不小心碰到了柱头上生锈的钉子,受伤的眼睛本来可以治疗,但因家里困难,到处筹钱治病,另外一只眼睛也受到感染。后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看病时,双眼已无法治疗,从此看不见了。当地媒体也曾报道,2013年农历正月初六,张仕明东拼西凑筹措了些钱,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眼睛,但医生告诉他,由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他再也不能复明。父亲失明后,母亲出现精神不正常,在生下弟弟后,又发现弟弟智力不正常。

  张燕称,那时父亲张仕明是主要劳动力,他的视力出现问题后,只有妈妈在老家劳动,挣不了什么钱,自己和弟弟又还小。当年,她带着父亲在江北车站一带乞讨时,曾经遇到很多好心人。

  希望回家乡当老师

  养活自己照顾家人,帮助山区孩子走出去

  “家庭困难,难免有一些同学用一些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在老师和很多同学对我都比较好,让我很积极地看待自己遇到的问题。”张燕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她也很自卑,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后来逐渐发现自己一家人过得好,才最重要。

▲墙上贴满了张燕的奖状 张杨 摄

  在采访中,张燕和父亲向红星新闻一一说起黄家锐、孙磊、冉建平,双林村第一书记李宝成,村主任朱志,以及南江县关工委等一些人名和单位。

  张燕表示,这些喊得出名字的人,还有一些喊不出名字的陌生人,都是曾经帮助过自己一家的好人,他们的善举是一份关心,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份恩情。

  对于为何选择报考定向师范生,张燕告诉红星新闻,这是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填报的,等大学毕业了,自己能当老师,在南江县有一份稳定工作,可以养活自己、照顾家人,也希望通过教育让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

  张燕表示,她相信家里会越来越好,自己也会勇敢地走下去。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本文地址:http://zhangzhou.hyjuy.com/html/0d6009939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中东局势或将陷入更大危机

行进中国|钢城“哨兵”

科学家揭示:真菌在海洋碳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

传统村落要“守得住”也需“护得好”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文艺力量】《流民图》:绘百姓苦难 唤全民抗战

友情链接